拍卖前瞻 | 秘藏一个世纪的佛教礼器而今现身苏富比
2021-09-15 08:22:48雅昌原创专稿
历代陶瓷供佛器具数量庞大,其种类繁多。香炉、花瓶、净瓶都是常见的供佛器。其中,有一些会以固定组合的形式出现,例如三供、五供、七珍、八宝等。这些供佛器在佛教仪式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功用不仅是弘扬佛法,其纹饰、造型更是具有佛教教义。
五供稳定地出现在清代
从材质来看,供佛器包括了青铜、料器、陶瓷等,其中陶瓷质地的供器是一个重要门类。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将推出的一组清乾隆金地粉彩五供,尤为引人瞩目。
清乾隆 金地粉彩缠枝莲八吉祥纹五供一套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价:600,000-800,000 美元
来源:
Denman Waldo Ross 博士(1853-1935)收藏,得于中国
John Arthur MacLean(1879-1964)收藏,约1920年获赠于上述处,此后家族传承
佛教五供包括了一个香炉、两个花瓶以及两个烛台,这种形式由元代的三供基础上发展而来。山西大同的元代墓葬曾出土过类似的组合,直到明代晚期还是以三供为主,期间不稳定地出现过一些五供。
追溯五供的发展历史,明永乐帝长陵的巨型石制五供由香炉、烛台一对、环耳壶一对组成,或为最早的五供。
明永乐帝长陵的巨型石制五供
五供稳定地出现主要是在清代,一组被称为“一堂”。乾隆、嘉庆、道光时期,景德镇官窑大量烧制五供瓷器。
除北京故宫藏的一组金地粉彩五供之外,承德避暑山庄藏有一套乾隆粉彩五供,其色彩艳丽,造型敦厚。
然而,五供并非是皇家专属器物,民窑也有烧制五供,但都不及皇家的精致和工艺繁复、用料考究。
藏传佛教五供是形式与汉地佛前的五供基本相似,各朝代变化并不大,有方形和圆形两种,以青花、粉彩、斗彩、珐琅等品类为主。其纹饰有云龙纹、缠枝莲纹、八宝图案。
完整成套的金地粉彩五供,市场仅此一例
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推出的这组五供,是首次完整成套的金地粉彩五供出现在拍场,实属难得。目前,已知仅北京故宫有一例。
金地粉彩五供 © 故宫博物院,北京
在2016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曾出现一套清嘉庆绿地粉彩的瓷器五供,在苏富比以79万美元成交,为目前拍卖市场上最贵的瓷器五供。
清嘉庆 绿地粉彩缠枝莲托八吉祥纹五供 (一套)
成交时间:2016年3月16日
拍卖行:纽约苏富比
成交价:790,000USD
2021年9月现身纽约亚洲艺术周这组清乾隆金地粉彩五供,香炉为鼎式,三柱足,鼓腹用于焚香;一对烛台底座为喇叭形,中部为烛碗及烛阡;花觚顶部为外撇喇叭口,束颈,球形腹,束腰,钟式底座。
这套通体施金彩的五供纹饰华美,以缠枝莲纹和八吉祥纹为主体。法轮、法螺、伞、华盖、莲花、罐、双鱼、盘肠在佛教中合称八吉祥。
在清乾隆时期,佛教五供发展至顶峰。乾隆信奉藏传佛教,清宫瓷器档案记载了自乾隆登基起,至少有16次金地五供器交送各地佛堂的记录。
从工艺上来看,瓷器上进行施彩施金极其困难,而这种均匀的上色更是难上加难,因此金地在瓷器品种里的数量极为稀少。
纯净的原料是这种施金工艺的前提,如果稍有杂质,就会因为氧化导致颜色变化。另外,对于颜料的研磨也极为讲究,均匀上色的前提是原料必须研成极微细粉末。在古代手工研磨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只有皇家宫廷才有这种实力来烧制金地瓷器。最后,烧制技术也极其讲究,而对于火候的把握,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用瓷工们的工艺绝伦。过低的温度容易使得金粉脱落,而温度过高则容易有小颗粒物产生,对瓷器的造型也有一定的损伤。这组五供体型较大,最高的烛台为37cm,其余供器高度接近,如此整齐且硕大的瓷器烧造难度极高。
秘藏一个世纪的佛教礼器
这套五供流传有序,并没有公开显身过,其交易最早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由美国哈佛大学艺术系教授Denman Waldo Ross教授在中国购买,后来赠予了与其志同道合的好友J. Arthur MacLean,自此由MacLean家族收藏传承至今。
John Arthur MacLean (1879-1964)
J. Arthur MacLean,曾于多所美国博物馆任职,包括波士顿美术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等,负责亚洲艺术品的收藏及策展。此外,他还在多所高校教授亚洲艺术、文化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