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今古阁收藏网

地址:海口市华发大厦4楼412
电话:18907568193 13976000112
客户服务热线:0898-68589253
传真:0898-68589253
邮箱:fansen@126.com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艺术品市场动态

艺术品市场动态

马未都:把电视上的鉴定专家放到市场上,大部分专家都活不下去

发布日期:2021-12-02阅读次数:( 40 )次字号:

 

马未都:把电视上的鉴定专家放到市场上,大部分专家都活不下去

说起马未都,很多人都是从电视上一个个公知谈话节目里知道的他,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者。而他本人其实也是很厉害的作家、编剧,除此之外,他还是古董文玩收藏界数一数二的“大佬”。

他参与创立的个人博物馆至今仍然开放,他本人更是对古董文玩的鉴赏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让人信服。熟悉他的人也知道,他是个很爱说实话的人,他的某些发言往往切中时弊,说着别人不敢说的话。

马未都

专家真的足够专业吗?

马未都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敢说,把电视上一些专家推到市场上,大部分专家都活不下去,他买不到真东西。文物鉴定专家只看书不上手,就像看书学游泳一样,一下水肯定沉底。”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绝对是当今古玩市场的真实样貌。

很大一部分专家,压根算不上专家。我们经常说,某某某是某个领域的专家,那么该如何去定义专家二字呢?

如果打开字典会发现,专家指的是“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 ”。

这种解释,也有着他的道理,专业技能与学术知识,是一个专家的根本,但也只是根本。换言之,仅仅具备知识的专家,可能并不是专业的专家。因为他们缺少了重要的实践一环。

在马未都这句话里,这些电视上的专家有很多都是这种不专业的专家。他们在知识方面,确实有着寻常百姓所不具备那一部分,但人的生命毕竟有限,而人的精力也有着上限,在精通了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想要有实践过程,可以说是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耐心与努力,而这确实最难以修炼的。

唐三彩

在1992年,北京故宫的专家就发生过一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时间,事情的起因是海关在一位即将出境的旅客身上发现了珍贵文物唐三彩,但旅客却声称这是工艺品,并不是古董。海关为了验明真伪特意请来了故宫专家进行检验,经几位专家确认一致认为这是古董真品。

旅客为了表明清白,就带领一行人去到了自己购买唐三彩的地方,结果发现这里的工匠是一位仿制唐三彩的高手,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这样的事件之所以会发生,一方面是这位高手的技艺确实了得,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故宫专家们也有着失手的时候,而他们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专家了。

很多的专家,都过于认准书本,让文物鉴定成了纸上谈兵,也让文物鉴定这个学科成为了捞金的一种手段,毕竟电视节目都有着自己的台本,而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是一场经过精心安排的盛大表演秀,而想要跻身于这场秀,专家的身份就是一张很好的入场券。

马未都曾经表达过对很多电视节目里专家的不认可,有些专家在替嘉宾鉴赏宝物时,总会有一些在马未都看来的错误。比如,很多电视节目的专家都喜欢在鉴定时带着白手套,看上去就显得专业,可马未都指出这样的做法有时候也是错的。

鉴宝节目

假如鉴定的物件是瓷器或者玉石,本身就需要鉴定时的触摸来给出结论,而带上手套只会让这一项变得困难。再加上这些器物比较光滑,容易掉落,而戴上手套更是增加了掉落的可能性。

在某些需要佩戴的场合,如古籍书画的鉴定时,很多专家又脱下了手套,这对于脆弱的纸张,可以说危害极大。

这样的专家,就是马未都口中在市场里活不下去的专家,因为他们很多人的能力或许都配不上专家二字。

鉴宝专家

专家不一定有德行

在2009年9月,一个男人带着自己的传家宝参加了一档电视鉴宝节目,这个男人叫做朱云,而他的传家宝就是赫赫有名的《嵩阳汉柏图》。

这幅画是乾隆皇帝的御笔画,是他在嵩阳书院见到两棵古树时心中有感而画,画上还有乾隆的题诗,哪怕对文物不懂得人都知道这幅画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

朱云家中并没有古玩的爱好者,所以只能通过电视鉴宝来试一试画的真伪。在活动现场,鉴宝专家刘岩并没有当场下定论,而是让朱云晚上再见面详谈。

当晚,朱云去到了刘岩入住的酒店,一番攀谈,刘岩表示朱云的这幅画是仿制品,不值大钱,但自己可以帮着找个买主,卖个几万元还是很轻松的。

朱云见画是赝品,也就没了保留的意义,还不如出手卖了它,也就爽快答应了。没过几天,刘岩就带着卖家找到了朱云,最终以1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完成了这次交易。

《嵩阳汉柏图》

时间来到两年之后,朱云在电视上发现这幅自己两年前出手的《嵩阳汉柏图》居然现身在知名的拍卖会上,最终还以87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此时的朱云只觉得自己被骗了,于是一纸诉状将当时的中间人刘岩与买家告上法庭,可惜后因证据不足,一直没有定论。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一轮很大的争议,有人觉得是朱云看错了,那副8700万的真迹压根不是他的那一副。

也有人说,刘岩作为专家,公然买卖假货的行为令人不齿。还有人觉得,整件事情就是炒作,博人眼球。

可笔者认为,无论如何,刘岩作为受邀的鉴宝专家,就应该公平公正,他的首要目的是鉴宝而不是买卖,可他却私下里怂恿朱云交易,这样难免不让人心生怀疑。

这事件背后所展露出的问题就是专家们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的问题。在某些鉴宝机构里,证书代表的就是这藏品的价格而不是价值。一件高仿品只要有了证书,就能提高身价,甚至以假乱真。

而这些专家们也能从中获利,也就是大家说的吃回扣。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专家本身就不够专业,他们也不愿意花时间在学习与经验积累上,还不如多发些证书,多用自己的专家名头来赚赚钱。

普通人对于文物领域的知识空白,就成了这些专家们大肆敛财的最好机会,他们只为了钱的价值观早已经让他们对不起自己身上的专家二字。

而事实上,这些专家中的很多人获得这个称号时,就没有付出太多的成本。根据业内的很多人爆料,电视上的许多鉴宝专家或许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文物古玩类的知识,他们的水平与真正的专家有着天差地别,而也正是这些区别,让他们更愿意借着专家的身份来贩卖良知,赚昧心钱。

宝物有专家鉴定,那这些专家又靠谁来保真呢?而这些无法保真的专家在文物市场上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吗?

古玩瓷器

马未都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

很多人都对上面提到过的专家不专业和专家无德行表示谴责,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马未都为什么有资格这样说。其实,他之所以敢这样说,也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就是他丰富的古玩知识。中国有句诗写的很好,叫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重要吗?那是自然,可比书本上知识更重要的,是一次次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一点在古玩行尤其重要。

假如到潘家园去,看看路边蹲着的大爷,这其中总有几个有真本事,哪怕没专门在学校里学习过,他们的眼力也比天天抱着书本看古玩的学生要好。

马未都

马未都就是这样的人,他早在80年代就开始收集古玩,如今已有千余件藏品,他并不是科班出身,而是早年间自己在市场上一点点琢磨探索出来的。

曾经有外国人拿着瓷器来鉴定,他连包裹都没打开,只瞧了眼盖子,就说出了是什么时代的什么瓷器。而这些,都是他自己用时间与精力沉淀出的能力。

其次,就是马未都作为一个文人的气节。他曾经表示,如果有人拿来个好东西,让我给出个价,我可能就不给他鉴定了。因为在马未都眼中,文物被衡量的标准并不是价格,而是文物背后蕴含的历史价值,这些东西有时候是数字所不能表现出来的。

古玩

这也是马未都有资格说出那些专家在市场上活不下去的重要原因,在他眼中,古玩并不是赚钱的工具,他的收藏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是渴望通过这一件件器物,去感受遥远时间那一头中那些人的生活。

专家也好,普通人也罢,每个在古玩圈子里摸爬滚打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理由,无论是真的喜欢古玩,还是单纯地想借着古玩赚钱,都有着自己的道理,只要不触犯道德与法律,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坚持下去。

毕竟触犯法律时,有司法部门对他们进行惩处,而触犯道德底线时,还有马未都这样的人愿意站出来说句实话,告诉蒙昧的大众事实的真相。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